911精产区一区一区三区_成品人片a91观看入口888_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htc

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黑龙江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

   2014-11-11 人民日报 29480
核心提示:几乎络绎不绝,各地的农业工作者隔三岔五来到仁发,看仁发如何牵针引线,成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试验田。仁发,以土地入社为前提,以农机为农民合作的纽带,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为农民合作的内容,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四年来,仁发从7户迅速发展到2638户,农机具从头一年零台套发展到100多台套;土地入社从1000多亩扩大到5.4万亩;效益从亏损187万元到盈利5328万元,社员分配亩均分红从零迅速增加到922元……
看仁发如何牵针引线
——黑龙江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


图为仁发农机合作社新购买的M100自走式割晒机,作业效率达到45亩/小时,作业宽度达6.3米
 
  “今年的玉米和马铃薯收成真好,俺们合作社的耕地,玉米单产1200斤朝上,效益好得很!许多地方的人都来瞧个究竟。”在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的马铃薯大田边,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背着手。几乎络绎不绝,各地的农业工作者隔三岔五来到仁发,看仁发如何牵针引线,成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试验田。仁发,以土地入社为前提,以农机为农民合作的纽带,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为农民合作的内容,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四年来,仁发从7户迅速发展到2638户,农机具从头一年零台套发展到100多台套;土地入社从1000多亩扩大到5.4万亩;效益从亏损187万元到盈利5328万元,社员分配亩均分红从零迅速增加到922元……
 
  土地规模化:契合生产现代化

  生产的“虎账”变成了细账、明白账
 
  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让农民带着土地入社,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连片耕作,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李凤玉聊天的时候,他说这个道理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原来这就是生产经营机制。
 
  李凤玉就是一个传奇。怎么提高土地产出率,他整天价琢磨,肚皮里总打官司。年轻时当拖拉机手,看着拖拉机耕地深,农作物产量就会高;拖拉机效率高,一耕一大片,他琢磨着要搞土地规模经营。克山县的天然地域条件,适合搞土地规模经营。想归想,但怎么搞,搞多大规模,效益多少,有多少农民愿意参与,一开始在李凤玉肚皮里依然是一笔“虎账”(土话:粗糙的账)。算来算去,规模后,利用农机、种子等条件的改善,一亩地可多打300斤粮食。慢慢地,“虎账”变成了细账、明白账。
 
  说服自己后,再说服村民。嘴都磨起了泡,最终,仁发村其他6位村民也摩拳擦掌,跟老李一起来干。7个人中,李凤玉出资550万元,其余6户每家出50万元,总共凑了850万元建场库,财政配套了12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乡政府院子倒出来给合作社做了场地。就这样,2009年的秋天,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悄没声地成立了。
 
  这7户人家,土地规模倒是不算少;2010年开始运营时,合作社以每亩240元的市场价从农民手里流转了1100亩地。有了土地规模,李凤玉觉得施展身手的时候来了。但,处处不如意。“这1100亩地总共有27条垄,条条不挨着,大农机派不上用场,还要花钱雇‘小四轮’耕种;指望着大机器放到外地去给人家代耕赚点,结果受气不说还没挣到钱。”李凤玉说,秋后一算账,不提折旧的话只盈利13万元,要是按规定提取折旧反倒赔了187万多元。
 
  刚起步就陷入困境,有几家要撤资,把50万元投资要回去,个别社员甚至提出退社要求。那阵子对于李凤玉来说特别难熬,“一听敲门声,心里直翻个儿,头一次尝到了躲债的滋味,火上得满嘴起泡,我挨个给他们打欠条,心一横,甚至都动了分农机的念头。”
 
  转机发生在2011年春耕前。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了解合作社运营情况,来到了仁发,向满面愁容的出资社员问明原因后,给他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你们这个合作社实质不是合作社,是几个出资人的合作企业。合作社缺乏与农民的合作,没有抓住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核心要素,没有形成经营规模,没有很好发挥现代农机作用,自然就没有经济效益。”他建议实行土地入社,把合作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社。
 
  如今的仁发,现代农业模样已经成型,飞播、工厂化育种、现代化机收、玉米烘干塔、对外进行统一价格谈判……已经有5万多亩土地入社,土地规模经营,彰显了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增加了,现在仁发生产玉米,每亩1公斤种子节支5元,1公斤肥料节支3元,亩机耕费节支5元,年节支总计817.9万元。通过大垄种植玉米,单产由原来的504公斤提高到614公斤,总增产143万公斤,增收233万元。农民收入提高了。村民杨斌过去全家人忙活26亩耕地,一年下来才收入5000多元,入社后全家连合作社和打工收入,父子三人1年就挣回了15.5万元。
 
  “土地规模经营,让社员每户分红两三万元,亩均近千元。”回忆起最初“合作社亏损,出资人赔钱”的尴尬,李凤玉十分感慨,土地规模经营要和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相匹配,这是适度。
 
  分配合理化:为农民利益着想

  盈余分给全体社员,提取公积金记在个人账户
 
  人心齐,泰山移。仁发欣欣向荣的核心动力,是利益机制上充满的生机和活力。在仁发采访中发现,这个利益机制呈现多方面的特征。
 
  仁发相对完备的利益机制,最初是“七条承诺”。李凤玉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一数来。“提高土地入社保底价格,土地折资等投资参加年均盈余分红,补贴资金生产效益社员平均分配等。“七条承诺”有力地促进了土地向合作社流转,向规模要效益。
 
  2011年初,合作社印发了《致全体村民一封公开信》,7名社员和乡村干部逐屯逐户解释“七条承诺”。最吸引村民的,是入社土地保底价格为每亩350元,而当时土地流转价为240元,有的流转给亲属才110元。为解决外出务工农户土地入社难题,确保连片规模经营,仁发千方百计与打工村民联系。李凤玉赶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说服39户村民以870亩土地入社。通过细致的说服,两周之内,入社农民达到307户,涉及307户,覆盖周边3个村子,连片土地经营面积达到1.5万亩。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合作社开始盈利。2011年当年盈余1300多万元,农户亩均效益710元,比土地流转收入高出2倍,比一家一户流转耕地收入高出1.5倍多。到2012年实现盈余2700多万元。仁发村村民刘友表示,“原来自己种地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入社后不种地也多挣钱,腾出身来打工还挣一份钱,里外一算,收入五六万元。”目前,仁发村民全部入了社,吸引周边16个村2638户村民入了社,一些种植几千亩的大户也纷纷要求入社。
 
  随着合作社不断拓展,仁发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七条承诺”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也得到了纠正。
 
  以入社土地分配为主。合作社把入社土地等同于交易量,盈余分配向入社土地倾斜。合作社成立初,采取“土地保底+二次分红”分配机制,农民亩收益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到710元和730元。2013年,经合作社理事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取消保底,实行风险公担,利益共享,拿出总盈余的74%按土地面积分配,亩收益达到922元,比上年增加了192元,比当地非社员农户足足多682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投资收益平均量化分配。李凤玉说,投资主要是农机具补贴,是给全体社员的,而不是给发起人的,投资收益必须平均分配给社员。到2013年末,仁发累计国投资金2076.5万元,国投资金分红685万元,平均每亩地分得收益136元。王忠林分析说,以仁发为典型看补贴效应是很有启发的,目前仁发国投农机具资产1734万元,平均到2436户,每户7118元,这就让仁发农业生产实现了耕作全程机械化。而补贴散户,补到20万元,也实现不了全程机械化,实际上补贴效益放大了40倍。
 
  合作社未分配盈余为零并且没有无主财产。仁发妥善处理按土地分配和按资金分配的关系,合理安排国投资产收益和个人资产包括提取公积金所得收益的归属,保障了合理分配。另外,提取公积金等同投资。2011年经社员代表大会表决,仁发开始提取公积金,按分红比例记在个人账户,等同于投资,不仅成员之间产权明晰,而且不同年份也利益清楚。目前合作社累计提取公积金2800多万元,正常生产经营都“不差钱”。
 
  中国农业大学任大鹏教授认为,收益分配合理化,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建立科学分配机制,既要保护出地人的利益,又要加固出资人的利益,既要让社员充分得利,又要留足发展资金,促进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仁发就走在这条大路上。在仁发村,大伙儿编了磕儿说仁发的好:取消保底金,实现风险公担,大家“连了心”。一人一票实行民主管理,大家“说了算”。绩效考核,实行按劳取酬,大家“托了底”。长远谋划,实行创新经营,大家“有奔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绍兴市| 恭城| 婺源县| 永宁县| 陆河县| 武鸣县| 孟州市| 临夏市| 姜堰市|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