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农业中的“新经济”
2016-03-23
重庆市财政局网站 5820
核心提示: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日,市财政局就培育壮大“三农”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农业中的“新经济”提出系列措施。
3月16日,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表示,新经济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一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重庆“欠发达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在发展“三农”的诸多要素中,财政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在经济下行、收入放缓“双重挤压”下不让“三农”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今年,市财政将更加注重投入的精准,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发展产出、产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使农业农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脱贫攻坚,核心有两条:一是组合做增量、盘存量、早调度三种方式,加大扶贫投入强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做足财力支撑。二是继续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多渠道落实差异化补助和搬迁户后期产业扶持政策,利用金融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符合条件、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转变方式,关键是根据不同领域市场化程度,健全普惠性补助、金融支持及竞争立项相结合的财政扶持机制。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发展试点,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有序流转。二是继续充实完善信贷担保、小额贷款、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产业流动。三是将30%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股权化改革。四是逐步在小型农田水利、扶贫开发等方面改革项目实施方式,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作用,提高村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
调整结构,主要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产业体系方面,重点打造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七大特色效益农业百亿级产业链,加快传统粮猪型农业向农林牧渔多元发展转变,支持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二是生产体系方面,重点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谁服务补贴谁,降低粮食生产综合成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机械化水平。三是经营体系方面,重点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保护生态,重点是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协调发展,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一是调整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实现“三补合一”,加强地力保护“藏粮于地”。二是以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林业生态建设等为主要抓手,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城镇防洪、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建设。深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落实山坪塘整治、农村便道硬化等民生实事任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开展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3月16日,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表示,新经济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一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重庆“欠发达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在发展“三农”的诸多要素中,财政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在经济下行、收入放缓“双重挤压”下不让“三农”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今年,市财政将更加注重投入的精准,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发展产出、产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使农业农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脱贫攻坚,核心有两条:一是组合做增量、盘存量、早调度三种方式,加大扶贫投入强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做足财力支撑。二是继续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多渠道落实差异化补助和搬迁户后期产业扶持政策,利用金融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符合条件、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转变方式,关键是根据不同领域市场化程度,健全普惠性补助、金融支持及竞争立项相结合的财政扶持机制。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发展试点,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有序流转。二是继续充实完善信贷担保、小额贷款、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产业流动。三是将30%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股权化改革。四是逐步在小型农田水利、扶贫开发等方面改革项目实施方式,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作用,提高村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
调整结构,主要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产业体系方面,重点打造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七大特色效益农业百亿级产业链,加快传统粮猪型农业向农林牧渔多元发展转变,支持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二是生产体系方面,重点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谁服务补贴谁,降低粮食生产综合成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机械化水平。三是经营体系方面,重点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保护生态,重点是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协调发展,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一是调整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实现“三补合一”,加强地力保护“藏粮于地”。二是以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林业生态建设等为主要抓手,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城镇防洪、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建设。深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落实山坪塘整治、农村便道硬化等民生实事任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开展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标签:
扶贫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