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不能只玩噱头
2016-12-05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3940
核心提示:从2009年开始对外宣布养猪,到今年首批“互联网猪”上市公开销售。近日,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将养殖的3头“互联网猪”,放在网上拍卖,1元底价起拍,最终每头猪的价格竟然超过10万元,的1头拍出了27万元。
从2009年开始对外宣布养猪,到今年首批“互联网猪”上市公开销售。近日,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将养殖的3头“互联网猪”,放在网上拍卖,1元底价起拍,最终每头猪的价格竟然超过10万元,的1头拍出了27万元。
之所以称它为“互联网猪”,无非是因为互联网企业跨界养猪,并且声称自己养的黑毛猪“蹲马桶、睡公寓、不打针、不吃药”,养殖周期达300天以上。通过养猪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为解决食品问题做一些尝试,这样的初衷值得肯定,可问题在于真的有市场吗?
就网上拍卖而言,炒作和噱头大于实际。拍出了天价的猪肉,普通消费者显然难以承受,更像是商家为“互联网猪”大规模上市前所做的预热和广告。目前市场上普通的黑毛猪肉的价格在每斤20元~30元,当黑毛猪遇上互联网,怎么就有了天壤之别?其实,“互联网猪”无论是投资周期还是成本投入,都是不经济的。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能因为猪享受到了更好的养殖环境,就打着“物以稀为贵”的幌子任意提价,到底是不是口味更好、物有所值,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更何况,猪肉作为对物价影响较大的特殊品类,价格也不宜被炒得太高。
噱头多过实惠,并不是“互联网+农业”应该发展的方向。“互联网+农业”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的能力,整合各种资源,让农产品质量更有保障、生产效率更高,并让健康农产品以合理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虽然从“讲情怀”到饥饿营销,一些企业总是走着和传统农企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生产的赢得赞誉的农产品也都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产品,比如“褚橙”,其长期热卖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和名人效应,还在于其质量和价格成正比。但像“互联网猪”这样,一上来就通过拍卖提价玩噱头,不仅容易招致消费者反感,也难言就能在技术投入后进行规模化养殖、对整个行业造成影响。无法从小众走向大众的产品,就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食品问题,更谈不上以互联网精神去改变农业生态。
有句行业名言,“站在互联网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不是所有猪,都能轻而易举飞起来。互联网企业拥有资本、资源优势,这使得它们往往可以快速进入一个全新领域,但在攻城略地之前,不妨慢下脚步认真思考一下互联网到底能给农业带来什么,这些东西应该不是广告、宣传、噱头,而应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
标签:
互联网+农业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 13521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32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53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924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45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96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907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908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
- 11489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