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个电话,他就能修好农机
2017-06-13
新华日报4010
核心提示:6月初,正是夏收夏种高峰期,记者正在溧阳市上黄镇夏陵村旭东农机合作社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李旭东的手机响了。李旭东生于1972年,1996年流转了500亩地种粮,年种田,因为没有什么农机,一季稻一季麦全靠手工种植,很辛苦。
6月初,正是夏收夏种高峰期,记者正在溧阳市上黄镇夏陵村旭东农机合作社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李旭东的手机响了。李旭东生于1972年,1996年流转了500亩地种粮,年种田,因为没有什么农机,一季稻一季麦全靠手工种植,很辛苦。
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
“李师傅,我的纽荷兰拖拉机在翻地时突然出了故障,不动了,真急人,还有几百亩地要翻呢,你能帮我修修吗?”
6月初,正是夏收夏种高峰期,记者正在溧阳市上黄镇夏陵村旭东农机合作社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李旭东的手机响了。来电话的是戴埠镇农机手陈庆福。
“别挂电话,你再发动一下拖拉机,把手机靠近发动机,我听听声音。”李旭东说。
电话那头,陈庆福按照李旭东的要求做了。听了几十秒钟后,李旭东对陈庆福说,要么是电瓶电量不足,要么是马达的碳屑磨损过大。
李旭东挂断电话后,记者好奇地问他,你在电话中就能帮人修农机?
“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话帮人修好农机的。”李旭东说,夏收夏种的时间特别紧,耽误几个小时农机手都会急得跳脚,电话里告诉他们修理方法可以节约时间。
“你刚才听出什么异样了?”记者问。
“老陈发动拖拉机后,我听到的是嗒嗒嗒嗒的声音,就判断是那两个原因引起的。”
“要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呢?”记者又问。
“那就可能是电路上出问题了。”李旭东说,修理农机,难的是找出原因,修理本身并不是复杂的事情。“我一年要接到上千个农机报修电话,大概10%的农机故障是经过听电话解决的。电话里解决不了的,我再派修理工上门修理。”过了一会儿,陈庆福再次打电话给李旭东,说果然是电瓶电量不足造成的问题,换了电瓶就好了。
李旭东的农机维修“绝技”得来并不容易。
李旭东生于1972年,1996年流转了500亩地种粮,年种田,因为没有什么农机,一季稻一季麦全靠手工种植,很辛苦。第二年开始,他租了收割机,才了解到农机的好处,一台收割机顶上几十个劳动力呢。1999年由于洪水灾害,李旭东种的粮食全被淹了,亏得很惨,第二年他改行当汽车教练,一干就是6年。2006年,对种田怀有感情的李旭东回归农业,重新流转了几百亩地。第二年他凑钱买了台上海产的纽荷兰拖拉机,他自己当农机手,除了给自己的田块翻地,也给周边的农户提供服务。2008年,正好赶上加大农机补贴,李旭东一下子买了6台插秧机,并跟同样买了农机的5名农民组成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给周边农户提供工厂化培育的秧苗、翻地、插秧等一条龙服务,每亩服务费220元,当年服务面积500亩。近年来,合作社服务面积每年多达5000多亩。
“你什么时候学的农机维修技术?”记者问。
“从我自己的拖拉机出问题后开始的。”李旭东说,有一次,也是夏收期间,他正开着纽荷兰拖拉机帮农民翻地,突然拖拉机不动了,一点声音也没有。那时候天已经黑了,趴在地里的拖拉机像一堆废铁一样,任由他拍打,就是不吭气,急得他团团转。好不容易请人修好后,李旭东下决心自己学习农机维修。
随后几年,他分别到生产纽荷兰拖拉机的上海厂家、生产东方红拖拉机的河南厂家、生产久保田收割机的苏州厂家请教,每次去一个星期左右,每年跑两次,企业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几年下来,一般的农机维修活他都能干了,“不是吹牛,我对拖拉机维修特别擅长,几乎没有修不好的。”
李旭东修农机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溧阳本地的农机手找他维修以外,宜兴的、安徽郎溪的农机手也经常找他,他接到报修电话后跨上摩托车就赶过去,遇到农机油路堵塞的,他只收一二十元跑路费;农机要换配件的,一般收四五十元;如果要换离合器摩擦片,也就收150元左右。李旭东说,“都是农民,人家有急,我可不能乱收费啊。”2014年,他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机手,是当年入选的的农民。
到后来,农机维修的活越来越多,李旭东一个人忙不过来了,他干脆成立了一个维修队,收了6个徒弟,分成3个小组,农忙时,农机出了问题,最多花4小时排除故障,农闲时只要2小时。6个徒弟跟李旭东一样,都练就了听听声音就能辨别故障所在的本事。
“我觉得现在农村的农机维修人员实在太缺了。”李旭东说,原因是农机维修现场都在农田里,工作比较苦比较脏,而且季节性比较强,农忙时节通宵维修是很正常的。近年来,农民购置的农机具越来越多,维修的需求很大,6名徒弟不够用了。李旭东就在溧阳招聘网上常年挂着招聘学徒,可是很少有人应聘。今年春天有个年轻人前来应聘,交谈后离开,再无音讯。“虽然苦点累点,但农机维修行业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李旭东说,他带的6个徒弟,平均年收入靠近6万元,而且,工作时间也就是夏收秋收期间的3个月。“要是职业学校能开设农机维修班就好了,这对农业机械化能起到促进作用。”
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
“李师傅,我的纽荷兰拖拉机在翻地时突然出了故障,不动了,真急人,还有几百亩地要翻呢,你能帮我修修吗?”
6月初,正是夏收夏种高峰期,记者正在溧阳市上黄镇夏陵村旭东农机合作社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李旭东的手机响了。来电话的是戴埠镇农机手陈庆福。
“别挂电话,你再发动一下拖拉机,把手机靠近发动机,我听听声音。”李旭东说。
电话那头,陈庆福按照李旭东的要求做了。听了几十秒钟后,李旭东对陈庆福说,要么是电瓶电量不足,要么是马达的碳屑磨损过大。
李旭东挂断电话后,记者好奇地问他,你在电话中就能帮人修农机?
“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话帮人修好农机的。”李旭东说,夏收夏种的时间特别紧,耽误几个小时农机手都会急得跳脚,电话里告诉他们修理方法可以节约时间。
“你刚才听出什么异样了?”记者问。
“老陈发动拖拉机后,我听到的是嗒嗒嗒嗒的声音,就判断是那两个原因引起的。”
“要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呢?”记者又问。
“那就可能是电路上出问题了。”李旭东说,修理农机,难的是找出原因,修理本身并不是复杂的事情。“我一年要接到上千个农机报修电话,大概10%的农机故障是经过听电话解决的。电话里解决不了的,我再派修理工上门修理。”过了一会儿,陈庆福再次打电话给李旭东,说果然是电瓶电量不足造成的问题,换了电瓶就好了。
李旭东的农机维修“绝技”得来并不容易。
李旭东生于1972年,1996年流转了500亩地种粮,年种田,因为没有什么农机,一季稻一季麦全靠手工种植,很辛苦。第二年开始,他租了收割机,才了解到农机的好处,一台收割机顶上几十个劳动力呢。1999年由于洪水灾害,李旭东种的粮食全被淹了,亏得很惨,第二年他改行当汽车教练,一干就是6年。2006年,对种田怀有感情的李旭东回归农业,重新流转了几百亩地。第二年他凑钱买了台上海产的纽荷兰拖拉机,他自己当农机手,除了给自己的田块翻地,也给周边的农户提供服务。2008年,正好赶上加大农机补贴,李旭东一下子买了6台插秧机,并跟同样买了农机的5名农民组成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给周边农户提供工厂化培育的秧苗、翻地、插秧等一条龙服务,每亩服务费220元,当年服务面积500亩。近年来,合作社服务面积每年多达5000多亩。
“你什么时候学的农机维修技术?”记者问。
“从我自己的拖拉机出问题后开始的。”李旭东说,有一次,也是夏收期间,他正开着纽荷兰拖拉机帮农民翻地,突然拖拉机不动了,一点声音也没有。那时候天已经黑了,趴在地里的拖拉机像一堆废铁一样,任由他拍打,就是不吭气,急得他团团转。好不容易请人修好后,李旭东下决心自己学习农机维修。
随后几年,他分别到生产纽荷兰拖拉机的上海厂家、生产东方红拖拉机的河南厂家、生产久保田收割机的苏州厂家请教,每次去一个星期左右,每年跑两次,企业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几年下来,一般的农机维修活他都能干了,“不是吹牛,我对拖拉机维修特别擅长,几乎没有修不好的。”
李旭东修农机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溧阳本地的农机手找他维修以外,宜兴的、安徽郎溪的农机手也经常找他,他接到报修电话后跨上摩托车就赶过去,遇到农机油路堵塞的,他只收一二十元跑路费;农机要换配件的,一般收四五十元;如果要换离合器摩擦片,也就收150元左右。李旭东说,“都是农民,人家有急,我可不能乱收费啊。”2014年,他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机手,是当年入选的的农民。
到后来,农机维修的活越来越多,李旭东一个人忙不过来了,他干脆成立了一个维修队,收了6个徒弟,分成3个小组,农忙时,农机出了问题,最多花4小时排除故障,农闲时只要2小时。6个徒弟跟李旭东一样,都练就了听听声音就能辨别故障所在的本事。
“我觉得现在农村的农机维修人员实在太缺了。”李旭东说,原因是农机维修现场都在农田里,工作比较苦比较脏,而且季节性比较强,农忙时节通宵维修是很正常的。近年来,农民购置的农机具越来越多,维修的需求很大,6名徒弟不够用了。李旭东就在溧阳招聘网上常年挂着招聘学徒,可是很少有人应聘。今年春天有个年轻人前来应聘,交谈后离开,再无音讯。“虽然苦点累点,但农机维修行业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李旭东说,他带的6个徒弟,平均年收入靠近6万元,而且,工作时间也就是夏收秋收期间的3个月。“要是职业学校能开设农机维修班就好了,这对农业机械化能起到促进作用。”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