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提高1% 农民人均增收270.27元
近年来,农民增收放缓所引发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米诺效应,已成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开展了调查,得出初步结论是:农机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达26%,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70.27元,农机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
农机是农民节本增收的手段之一
201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44元,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其中,工资性收入为3683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1.1%;家庭经营性收入为5281元,占农民总收入的44.6%;财产性收入为161元,占农民总收入的1.4%;转移性收入为2719元,占农民总收入的22.9%。2004年~201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1倍。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3.88倍、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57倍、转移性收入增长39.6倍、财产性收入增长9.06倍。相对而言,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其在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也在下降,已由2004年的71%下降到2015年的44.6%。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需要从多方面提益,需要依托农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从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入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农机化提高1% 农民人均增收270.27元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调查组选择现代农业生产物质条件中的农业机械应用这个因素,分析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情况。通过采用遗传算 法分析2004年~2015年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农机化年报数据显示,农机化对农业产出的年均贡献率达26%;通过建立2004年~2015年间湖北省农机化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机化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70.27元。若湖北农机化水平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全省4000万农民将增收逾108亿元。
农机化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转移农民就业,助推规模经营发展和提升农产品品质,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调查显示,农作物实行机械化生产,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多个环节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一般在1%~15%之间。水稻播栽和收获两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生产每亩可节约成本110元,油菜机播同人工相比每亩增产19.7公斤,深松过的小麦每亩可增产9%。同时,农机化的发展使机械替代了人力,填补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的难题,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为农村更多劳动力转移到其它产业创造了条件。此外,农机精准施药施肥施水技术的应用,还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机械烘干可有效提高粮食品质,产后加工可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 197312025第五届中国(江西)农业机械及农业科技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昌顺利召开
- 1357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053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3004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75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676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007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
- 1195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699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