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精产区一区一区三区_成品人片a91观看入口888_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htc

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浙江“三农”70年巨变的密码解析

   2019-08-29 农民日报8400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一时间内,以垃圾收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河沟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为重点,浙江农村刮起了环境整治的旋风。

 

过去,走过十几个垃圾村,才见一个新农村,5年过后,很多村都告别了脏乱差。此时,“千万工程”并未戛然而止,而是不断深化主题和内容,一张蓝图绘到底,从美化环境,到加强公共服务,再到以文化人。

 

总之,“千万工程”做到哪,联网公路、农村电气、商贸服务等就跟到哪,在背后,文教卫、工青妇、金融等各个政府部门和团体机构通力合作,基本覆盖百姓生活的方方方面。十多年来,浙江城乡公共服务的鸿沟日渐缩小,趋向均等化。

 

乡村美了后,怎么样可持续发展,又怎么样让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浙江将此认作是“绿”,即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早在建设阶段初期,许多地方就开始思考业态植入,出现的,也是成效的就是农家乐。

 

为了扶持这一富民产业,政府在背后可谓花足力气:各级建立协调机构,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农民主体;再办大赛、搞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个性化发展;同时,举办各类农事节庆、营销活动,来聚齐人气、形成影响。

 

如今在浙江不少地方,农民不必外出打工,家门口就是梦想中的创业天堂,而农村也成了城市的后花园。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浙江已建成1162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床位近40万张,全年接待游客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超过427亿元,带动就业100余万人,带动农产品等销售90.7亿元。

 

这两年,浙江在乡村业态上继续深化,2017年推出“万村景区化”战略,去年又提出大花园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形成全域大美格局,通过业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今年,浙江又提出以品牌放大“两山”转化效益,着力改善产品品质、提升主体素质、挖掘乡村特质,推动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

 

农民: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

 

浙江是资源小省,为谋生路,历史上就有义乌的货郎担、永嘉的弹棉郎、东阳的泥瓦匠等。只不过改革开放前,农民一度被束缚在土地上。因此,一旦放开后,这些能工巧匠和小商小贩,马上开始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加上浙江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迅速创造出一大批专业市场。

 

可以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没有浙江农民发展,也就没有现在的浙商群体;没有浙江农民创业、创富、闯市场,也就不可能有今天浙江的成就。尽管农民属于自发创业,但实际上,政府在背后功不可没。

 

“政府推动上百万农民创业,搞培训、出政策、建园区等,承担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分化,让一部分农民、农村先富起来。直到今日,根植于农村、率先探索工业化路径的浙江民营经济,仍是驱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劲动力。”顾益康说。

 

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浙江又在思考,怎样解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了解到,从最早的“送文化”“种文化”行动,到之后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2013年启动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再到接下来加速普及乡村数字文化服务,让浙江农民从物质富裕走向精神富有。

 

目前,浙江已累计建成11059家农村文化礼堂,加上全覆盖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全省已初步建成“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为了让这些文化阵地为民所用,浙江还在农村文化礼堂内,专门搞了个“服务菜单”,可系统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1325项近3万个“菜品”。

 

如今的浙江乡村,正彰显着独特价值。散落其间的古村落,似璞玉般被挖掘出来,传统文化、民间习俗重现乡村,生活富了、乡村美了,年轻人回来了、城里人进来了,乡村生活成了新风尚,“物的新农村”正走向“人的新农村”,“千村一面”正迈向“各美其美”。(记者 蒋文龙 朱海洋) 
 
标签: 浙江 农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太和县| 竹山县| 榕江县| 全椒县| 明星| 五原县| 固阳县| 甘泉县| 偃师市|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