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专家齐聚,问诊农机化发展
四川在线消息(袁城霖记者张明海)“美国是1970年开始采用动力换挡技术,我国是2014年,落后44年。”9月28日,在由省农业农村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西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现代农机装备助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以拖拉机和收获机两种代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产品为例,与美国进行比较,直指我国农机装备制造水平存在的差距。
当天,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农业发展的问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出谋划策。
把脉:农机化发展主要矛盾在供给侧
“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养活134人,中国一个农业劳动力仅能养活6.6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直指中国农业发展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堪忧等现状,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李安宁说,供给侧短板表现为“三多三少”,在机具方面,小马力、中低端机具较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较少;在技术上,单项应用的农机技术较多,集成配套的农机化技术较少;在主体上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规模化、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呈现出供不足需、供不适需的窘境。”
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也是众多专家提及的问题。罗锡文以玉米种植为例,美国玉米种植行距为76公分,欧洲为75公分,而我国40公分、70公分等都有,“园艺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影响产能的充分发挥。
下药:推进农机化需要系统谋划
在杨敏丽看来,实现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转变体制机制、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效率、效益的升级。“包括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等来激发发展动力。”
“需要全程同步推进。”罗锡文表示,主要从生产环节考虑,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机械化。与此同时,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饲草料作物,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等多维度的发展。
此外,在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4个方面尽早取得突破
李安宁认为,“实现农业机械化首先要保证供给侧的高质量,具体而言包括要高质量的农机产品与服务、宜机化的高标准农田、宜机化的品种与种养方式、高素质实用人才、适度的土地经营管理模式。
“将适应机械化作业作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目标。”他说,重点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推进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实现“以机适地”到“以地适机”的转变。
- 13521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32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53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924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45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96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907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908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
- 11489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