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精产区一区一区三区_成品人片a91观看入口888_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htc

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稿之二]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019-10-25 农机质量与监督曹光乔 张进龙14690
核心提示: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跨越,2018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显著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机化基础性工作

 

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探索了一批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农机化技术与管理标准。


(一)组建了较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

 

1959年,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和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此后,在构建了、省级、市级、县级等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维修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单位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省级农机研究单位有21家,主要面向行业开展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和转化服务。1999年,科技体制改革,部分科研院所转企、归并或撤销,大学学科调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支持有关科教机构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释放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大信号,支持增强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进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在政策引导下,不断加大农机科研投入,较为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平台方面,建设了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拖拉机动力系统等企业重点实验室,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太阳能干燥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农业机械、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化、草原畜牧业装备、种子加工装备、粮食加工装备、农产品智能分选装备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同时,“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大幅增加农机岗位专家,实现了50个产业体系全覆盖,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基本设置2个机械化岗位。组建了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和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启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和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等项目,初步形成“实验室—科研试验基地—观测实验站”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也构建了一批部、省、行业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二)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机械,增补旧式农具,积极推广新式农具。从农具改革着手,由排灌机械逐步发展至包括种植业在内的各种机械。当时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农业机械化优先推广半机械化农具和小型动力机械,动力机械重视手扶拖拉机、小功率排灌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研制推广。建立了一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采取机械化耕作方法,实行深耕和密植等技术措施。

 

1979—1995年,农业机械由单一的投入经营转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根据生产需要和收益自主选择、投资和经营农机,农民成为农业机械投资和经营主体。农民所购机具主要是构造简单、价格便宜、功能单一的手扶拖拉机、小型排灌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在农村运输、耕整地、抽水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

 

1996—2003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研发生产加快发展,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渐发展,并向跨区机播、机插、机耕等环节延伸,从小麦生产向水稻、玉米等作物拓展,一批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的大型农机具应运而生,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发生变革。

 

2015年以来,农业部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加快推进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管、收及产后处理全程机械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机械化加快发展。

 

在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方面,围绕玉米、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牧草、花生、甘蔗、苹果和茶叶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生产需求,开展了机械化关键技术、机械化技术体系集成、区域机械化共性技术、设施种植养殖装备、农业工程模式与农业装备适用性评价等研究,构建了覆盖不同种植制度、生产规模的技术模式、工程模式和技术路线。

 

在区域机械化方面,形成了适宜北方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地区的周年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模式和周年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模式,适宜北方一年一熟区玉米种植的秸秆覆盖少耕等模式,适宜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模式,适宜东北冷凉垄作区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的留高茬原垄浅旋灭茬播种技术模式,适宜水旱轮作区以种植水旱两作的稻麦(油)轮作和稻薯轮作等多种技术模式。

 
标签: 农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新田县| 南宁市| 昌吉市| 鄂州市| 榕江县| 杂多县| 方山县| 尼木县| 郧西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