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使用技术:悬挂犁的使用调整技术
铧式犁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也是目前保存量、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具。铧式犁是以犁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犁,它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翻耕土地,将土垡翻转且碎土。铧式犁的种类很多,下面重点介绍主要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犁的使用调整技术。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
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现象,影响机组直线行驶,因此挂接前应检查并调整拖拉机的轮距。
2.入土角调整
调整悬挂机构的上拉杆使犁具有合适的人土角。即当后铧开始入土时,人土角接近于O°。
3.耕深调整
悬挂犁的耕深调整有三种方法:即高度调节、位置调节和力调节。
3.1高度调节。犁的耕深由装在犁架上的限深轮相对犁架位置来决定,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只起犁的升降作用,而不影响犁的耕深,在作业时,双作用式油缸应将操纵手柄放在"浮动"位置上,单作用式油缸应将操纵手柄放在"下降"的极限位置上。采用高度调节机组耕深时,犁靠限深轮随地表起伏,对地表的仿形性好,容易保持耕深一致,耕翻熟地质量良好。这种方法应用较多,限深轮提高即接近犁梁,耕深增加;反之,则耕深变浅。当达到规定耕深时,要求限深轮上有适当的土壤支反力。没有限深轮的犁采用高度调节法是用定位卡箍的位置来限制耕深。
3.2位置调节。通过移动位调节手柄操纵拖拉机液压系统控制拖拉机与犁的相对位置来调节耕深。位调节手柄位于某一位置时,犁便与拖拉机呈刚性联接,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使犁保持调好的耕深,适于在平坦的地块耕作,机组在不平的地面耕作时,拖拉机的起伏会影响耕深,上坡时变浅,下坡时变深。双作用式油缸,耕深调节通过改变定位卡箍的位置来改变耕深,此状态液压操纵手柄应放在"中立"位置。
3.3力调节。通过移动拖拉机上力调节手柄的位置来调节耕深,在土壤阻力不变时,力调节手柄位于某一定位置时,犁保持某一定耕深。耕作过程中力调节手柄位置不变,当因土地不平耕深变大时,土壤阻力变大,引起上拉杆压力增加,液压系统便会提起油缸,使耕深自动变浅;反之,耕深变深。
机组在不平的地面上耕地时,能基本保持耕深一致,耕翻熟地质量良好,当土质不均时,耕深变化较大。
4.犁架水平调整
耕地时,犁必须保持前、后和左、右水平,才能保证前后、左右犁铧耕深一致。
4.1纵向水平调整。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的长度,保持犁架纵向水平,使前后犁体耕深一致。试耕时,当前犁体耕浅,后犁体耕深时,将上拉杆缩短;反之,当前犁体耕深、后犁体耕浅时,将上拉杆伸长。
4.2横向水平调整。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右或左提升杆的长度来调整犁架横向水平,从而使左、右犁体耕深一致。缩短右提升杆,使犁架右边抬高;伸长右提升杆,使犁架右边降低。
5.耕宽调整
5.1转动悬挂轴或伸缩左悬挂点调整耕宽。对于曲拐丝杆式耕宽调节装置,犁体耕宽偏大时,转动调节手柄使悬挂轴的的右轴销向前移,左轴销向后移,犁的纵梁与犁侧板均偏转一个角度,铧尖指向已耕地,犁侧板末端偏向未耕地。机组继续前进时,在沟墙反力作用下,犁向已耕地方向摆动,达到预定耕宽,此时犁侧板与机组前进方向平行。若耕地时发现犁体耕宽偏窄,则应作相反方向调整。
对于单点耕宽调节器,当犁体耕宽偏大时,缩短左悬挂点的伸出长度,使耕幅变小;当犁体偏窄时,增加左悬挂点的伸出长度,使耕宽增大。
5.2横移悬挂轴或横移左悬挂点。对于曲拐轴式悬挂装置,当犁体耕宽偏大时,将悬挂轴相对于犁架向未耕的方向平移,耕宽减小。反之,当耕宽偏小,出现重耕时,可将悬挂轴相对于犁架向已耕地方向平移。对于销轴式悬挂装置,可以横向调整耕宽调节器在横梁上的位置。耕宽调节器向已耕地方向移动,耕宽增大;向未耕地方向移动,耕宽减小。
调整耕宽时,首先用转动悬挂轴(或伸缩左悬挂点)的方法一般可以达到调整要求。对于不配套的机组,用上述方法若不能耕宽偏差,这时需要用横移悬挂轴(或左悬挂点)的方法进行辅助调整。
由此可知,通过调整铧尖的偏摆方向来调整悬挂犁的耕宽要领是,耕宽偏大,使铧尖向右偏摆;耕宽偏小,使铧尖向左偏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