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制定《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 (摘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精神,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按照“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重大项目、重点主体、重要品牌、重点平台、重要支撑为抓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补上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乡村产业体系,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乡村产业振兴排头兵。
到2022年,基本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农业电子商务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苏米、苏鱼、苏菜、苏猪、苏禽五大主导产业产能品质效益显著提升,一批地方特色产业、一批新兴产业、一批乡土产业集群集聚、蓬勃发展,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广覆盖的冷链物流体系、全域化的农旅康养体系、高效便捷的农村电商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现代种养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十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左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体系
(一)主攻稳产保供,巩固提升重要农产品产能。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压紧压实重要农产品属地生产保供责任。
(二)主攻绿色高效,着力提高主导产业品质。立足鱼米之乡的底蕴,突出苏米、苏鱼、苏菜、苏猪、苏禽等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产能、提升品质、提升效益。
(三)主攻规模集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立足江苏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特色产业品种丰富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主攻重点,壮大一批规模集中连片、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每个农业大县(市、区)形成2-3个特色产业集群,其他县(市、区)形成1-2个特色产业集群。
(四)主攻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农产品生产大省和农业科教大省的双重优势,进一步优化加工业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向镇、村延伸,把加工增值效益留在农村。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支持领军型农业企业开展技术模式创新,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提升粮油等传统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食品等新兴加工业。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衔接,开发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加工产品。大力培育农业大型企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集群。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订单生产,吸纳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鼓励企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扩大农产品出口,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全省建成30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稳定在6000家以上,重点孵化10家百亿元级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9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80家。
(五)主攻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新兴产业。立足地处长三角区位特点,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等,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强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渔家和康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主题创意农园,打造江苏休闲农旅新文化,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全省休闲农业点超过10000个,主题创意农园500个,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00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
(六)主攻价值提升,传承弘扬乡土产业。立足江苏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乡土产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系统梳理乡村传统工坊、乡村手工业、乡村文化、乡村能工巧匠、乡村车间等,建立乡土产业名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提升乡土产业。推进乡土产业进入农业园区、创新创业园,搭建推介平台载体。培育100个以上地方乡土特色产业。
三、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举措
(一)实施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鼓励市县依托资源优势,以一二三产融合、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驱动引领力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重大乡村产业投资项目。以重大项目为平台融合产业发展资源,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制订全省乡村产业重大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建立省级乡村产业重大项目库、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清单,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产值在10亿、20亿、30亿以上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予以奖补。
(二)培育重点市场竞争主体。实施百亿元企业、全国领军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在全省筛选20个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现代产业要素引进集成,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引导金融资本解决其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实施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和特色乡土手工作坊提升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育清单,通过订制化培训、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予以扶持。
(三)做强重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各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品资源,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每年支持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立健全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和考评办法,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
(四)打造重点产业发展平台。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整合土地、人才、资金、税收等支持政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现代农业科技园、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各类高质量发展载体。重点支持50个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2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向农业产业倾斜,每年创建一定数量的农业特色小镇。依托重点产业发展平台,整合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五)强化重要产业支撑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设施农业和绿色环保农机示范推广工程,高效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60%左右。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研发项目。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四、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一)落实用地保障政策。统筹增量存量规划空间,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可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有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用地。实行分级保障制度,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由省级保障,市县每年应安排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各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土地资源,优先用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条件依法从事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兴办相关企业。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细化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
(二)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领域的比例,鼓励地方政府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依规充分赋予市县自主权和资金统筹空间,推动市县加快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财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设立省级乡村振兴基金,整合省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三)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支持体系。推进全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农业风险补偿和贷款担保联动。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重点支持乡村产业。鼓励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等纳入抵押物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利用国内、国际贷款,开展农业项目以及农村产业融合载体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适用于乡村产业和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开发推广免抵押、低利率的农村青年创业金融产品。支持农业企业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
(四)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完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兴业。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支持农业企业人才培养。探索农民学历提升办法,实施巾帼新农民培育六大行动,建立乡村产业人才库。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推进产教、产才融合。实施“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建立乡村青年人才库,支持开展创业创新、振兴乡村产业。
五、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实行省负总责,各级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科学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以县为单位明确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工业、乡土产业发展布局和主攻重点。
(二)强化指导服务。落实农业农村部、江苏省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合作框架协议,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专家指导组作用,完善乡村产业监测体系,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分析研判。
(三)强化典型示范。发掘乡村产业发展的鲜活经验、典型模式和创新成果,宣传推广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创业创新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建设典型。组织科企对接、银企对接、村企对接,举办农事节庆和各类展示展销活动。
(四)强化考核激励。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制定考评办法,对乡村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支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科学考评。
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moa.gov.cn/
- 河南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公示
- 关于《甘肃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的公示
- 《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公示稿)》公示
- 云南省2024年第一批农机补贴产品形式审核情况的补充公示
-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
- 内蒙古自治区2021-2023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辅助驾驶(系统)设备等补贴额调整、种子清选机等退出补贴范围
- 关于发布农业轮式拖拉机先进性评价结果(第二批)的公告
- 关于2023年第六批国家支持的农机推广鉴定结果的通报
- 补贴额一览表|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关于小麦镇压机(专项鉴定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的公示
- 补贴额一览表|陕西省2021-2023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23年第二批调整)的公示
- 19621甘肃省关于切实加快资金兑付的通知
- 18412西藏对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的通知
- 18243上海市第二批省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注册结果的通报
- 17524关于辽宁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请办理服务系统和手机APP继续维护的通知
- 17275福建省2024年第八批福建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结果通报
- 16526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对长沙恒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产销企业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的通报
- 16177福建省2024年第三批福建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产品种类指南
- 16048辽宁开展2024年辽宁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产品自主投档工作的通知
- 15409陕西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24年第一批)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