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2021-07-30
4400
【农机1688网 热点关注】 当前正值主汛期,南方早稻进入灌浆期,东北水稻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中稻处于分蘖拔节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中旬以来,东北大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大部地区降雨仍然偏多,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高温热害。根据当前水稻生产形势,为科学应对不利天气条件,制定2021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一、双季早稻
当前,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稻受“倒春寒”影响,播期推迟,群体不足。华南部分地区早稻受干旱影响,苗情长势偏弱。
一是防洪排涝。疏通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恢复根系生长活力,防止倒伏;利用清水稻株上的泥浆杂物,促进叶片功能恢复。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2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2次,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是应对高温。采取叶面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防止早衰,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和高温逼熟。
三是病虫防控。高温高湿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要做好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四是适时收获。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防止“割青”和“过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集中烘干,避免稻谷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二、一季稻
当前,东北地区一季稻大部分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中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拔节期,生育进程总体正常,苗情长势较好。
一是水分调控。东北地区水稻分蘖期水层管理以浅为主,一般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对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坚持浅湿管理,防止长期积水;低温来临前田间深灌20厘米水层,低温过后及时排水,防范障碍性冷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受淹田块,及时分次排水,结合洗苗轻露田,补追氮肥,打药防止病害蔓延。西南地区提前做好水利设施维护和提灌机具等物资准备,提高防旱抗旱能力。
二是肥料运筹。东北地区因苗酌情施用氮肥促蘖增粒;对部分遭受低温冷害的地块,补施一次肥料,并适当增加钾肥。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看苗追施穗粒肥,对前期生长差的地块增施穗肥;对前期阴雨寡照或晒田不到位的地块,亩用磷酸二氢钾1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叶面,增强稻株抗倒性,促进成熟。
三是病虫防控。东北地区重点加强螟虫、稻瘟病、穗腐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控。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要强化抽穗期前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重大病虫防控,稻曲病次预防用药提前到破口前10天左右。
四是防范高温。西南地区对部分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的早茬口一季稻,如遇35℃以上高温将影响幼穗分化、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促进生长发育。
三、双季晚稻
当前,南方双季晚稻处于育秧期。江西、湖南部分地区早稻生育进程推迟,可能导致晚稻移栽期延后,后期遭遇“寒露风”风险加大。
一是提高播种质量。合理确定播种时间,因地制宜采用钵苗机插、湿润稀播壮秧移栽和塑盘育秧抛栽等方式,降低后期遭遇“寒露风”风险。加强秧田管理,着力培育壮秧和适期移栽,确保栽足栽好。
二是防范洪涝灾害。秧田期如遇暴雨洪涝,要及时抢排积水,适当保持浅水层,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青枯死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地块,要及时移密补稀。对因降水冲毁秧苗不能及时栽插的地块,应尽快改种杂粮杂豆、薯类等旱粮作物,防止撂荒。
三是确保适期移栽。对早稻晚收、茬口推迟的地块,采用适度干旱、化控等措施,减轻秧苗过高及秧龄过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促进秧苗栽插后早发;抢时栽插,以密补迟,插足基本苗,防止分蘖减少带来穗数不足;移栽后15天内田间保持浅水层促分蘖,抛秧田要采取浅水促立苗,立苗后实行湿润管理,间隙露田,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
四是加强病虫防控。密切关注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等病虫害,选用对口药剂,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来源: 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自:农机网
一、双季早稻
当前,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稻受“倒春寒”影响,播期推迟,群体不足。华南部分地区早稻受干旱影响,苗情长势偏弱。
一是防洪排涝。疏通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恢复根系生长活力,防止倒伏;利用清水稻株上的泥浆杂物,促进叶片功能恢复。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2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2次,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是应对高温。采取叶面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防止早衰,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和高温逼熟。
三是病虫防控。高温高湿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要做好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四是适时收获。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防止“割青”和“过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集中烘干,避免稻谷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二、一季稻
当前,东北地区一季稻大部分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中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拔节期,生育进程总体正常,苗情长势较好。
一是水分调控。东北地区水稻分蘖期水层管理以浅为主,一般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对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坚持浅湿管理,防止长期积水;低温来临前田间深灌20厘米水层,低温过后及时排水,防范障碍性冷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受淹田块,及时分次排水,结合洗苗轻露田,补追氮肥,打药防止病害蔓延。西南地区提前做好水利设施维护和提灌机具等物资准备,提高防旱抗旱能力。
二是肥料运筹。东北地区因苗酌情施用氮肥促蘖增粒;对部分遭受低温冷害的地块,补施一次肥料,并适当增加钾肥。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看苗追施穗粒肥,对前期生长差的地块增施穗肥;对前期阴雨寡照或晒田不到位的地块,亩用磷酸二氢钾1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叶面,增强稻株抗倒性,促进成熟。
三是病虫防控。东北地区重点加强螟虫、稻瘟病、穗腐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控。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要强化抽穗期前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重大病虫防控,稻曲病次预防用药提前到破口前10天左右。
四是防范高温。西南地区对部分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的早茬口一季稻,如遇35℃以上高温将影响幼穗分化、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促进生长发育。
三、双季晚稻
当前,南方双季晚稻处于育秧期。江西、湖南部分地区早稻生育进程推迟,可能导致晚稻移栽期延后,后期遭遇“寒露风”风险加大。
一是提高播种质量。合理确定播种时间,因地制宜采用钵苗机插、湿润稀播壮秧移栽和塑盘育秧抛栽等方式,降低后期遭遇“寒露风”风险。加强秧田管理,着力培育壮秧和适期移栽,确保栽足栽好。
二是防范洪涝灾害。秧田期如遇暴雨洪涝,要及时抢排积水,适当保持浅水层,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青枯死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地块,要及时移密补稀。对因降水冲毁秧苗不能及时栽插的地块,应尽快改种杂粮杂豆、薯类等旱粮作物,防止撂荒。
三是确保适期移栽。对早稻晚收、茬口推迟的地块,采用适度干旱、化控等措施,减轻秧苗过高及秧龄过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促进秧苗栽插后早发;抢时栽插,以密补迟,插足基本苗,防止分蘖减少带来穗数不足;移栽后15天内田间保持浅水层促分蘖,抛秧田要采取浅水促立苗,立苗后实行湿润管理,间隙露田,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
四是加强病虫防控。密切关注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等病虫害,选用对口药剂,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来源: 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自:农机网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 1360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1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2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3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88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2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7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89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8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