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付:用梦想编织未来
2014-12-10
太行日报7430
核心提示:高平市河西镇牛村村,有个不断挑战自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的人。他就是袁天付,人称他“农机大王”。初冬的一天,当记者走近袁天付时,惊喜地发现,这位“农机大王”的背后,是一串串梦想的组合。
高平市河西镇牛村村,有个不断挑战自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的人。他就是袁天付,人称他“农机大王”。初冬的一天,当记者走近袁天付时,惊喜地发现,这位“农机大王”的背后,是一串串梦想的组合。
便捷的农机梦
年近50岁的袁天付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30多年前,他离开故土,走上了开汽车搞运输的致富路,有了积蓄又雄心勃勃地返乡投资土高炉炼铁。
悄悄挣钱可不是袁天付的胸怀,转变传统的劳作方式,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他的大志。2004年,他瞅见了一个更大的致富平台——农机耕作。农机耕作效益高、效果好,加之对农机作业有资金补贴,农民们越来越喜欢。
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袁天付。他先拿出一部分积蓄,购置了小麦收获机和小麦播种机,为全村群众提供小麦播种、收获服务,使乡亲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而他自己在农机作业中,也尝到了甜头,一年纯收入七八万块钱。
甜头不能让一个人独尝,利益要让更多的人分享。2007年8月,袁天付联合5家农机户,成立了我省家农机合作社——天付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他眼光敏锐,总能发现市场,加之经营有方,所以,他们的合作社每年耕作面积达2万多亩,收益90多万元,纯收入36万元,户均收入3万元。目前,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13台,小麦联合收获机4台,玉米自走式收获机6台,玉米精量播种机6台,还有配套机具45台,总资产180余万元,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高平市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规模化生产的农场梦
“报纸上说,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你看,我现在的生产经营模式像不像家庭农场?”袁天付带着一种成就感问。
“算!”记者肯定地告诉他,你的经营条件符合家庭农场的标准。
前些年,袁天付看到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田间农事劳作,只有留守的妇女、老人在地里操持农事,管理也粗放。于是,他就有替村民种地的想法。后来,中央号召进一步加快家庭农场建设,袁天付的脑子里就有了创办家庭农场的设想。“我以每亩800元的流转费,流转本村土地1000余亩,还成功拿到了‘家庭农场’的执照”。袁天付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可当时,亲戚们劝他“这么高的流转费,肯定赚不上钱,快别逞能了”。
袁天付只想统一耕种,把地整得再精细些,让大伙多产粮食多挣钱,用行动和收获破解当今“谁来种地的难题”,回答“种粮食不赚钱”的疑问。
发展“家庭农场”,有政策鼓励,袁天付感到了“顺风顺水”。比如:得到了政府5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农业部门还提供无偿服务,就连一些农科研究所也无偿为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他感慨地说,家庭农场这条路走对了。
袁天付是个种地的“好把式”。他选用的品种具有抗病虫害强、耐旱等优点,加上耕作采用机械化作业,实行精准播种,因此,每亩生产成本可降低10%,就连化肥每吨还可便宜200元。此外,在管理经营上,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这些都为他的家庭农场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农机农艺结合的科技梦
袁天付对科技种粮情有独钟,不管是农机合作社社员遇到了技术难题,还是自己生产中遇到难题,他都喜欢琢磨个子丑寅卯;对科学技术新项目,他毫不犹豫地引进,经过试验示范,再向广大农民推广。
流转土地后的年,就遇到了多年不遇的春旱,浇地播种又不现实,土层干燥厚度有10厘米,根本无法正常播种。“不能再等了。”袁天付心急如焚地打起了改造农机的主意。
怎样才能抗旱播种呢?
当时,袁天付想研制一种机载水节能抗旱播种机,采取“机载水直浇种床”的办法播种。为此,他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反复试制、试验,累了就地歇息三五分钟,腰痛病发作了就吃上几片止疼药。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反复修改试验,袁天付终于研制出机载水节能抗旱播种机。只需500公斤水,就能播种1亩玉米,农机和农业部门的专家现场看到袁天付的科研成果,一个个惊叹。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在我市大面积推广。
今年,为了提高生产效益,袁天付首先购买了政府补贴的配方专用肥,同时还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力争创出产量。其次,发挥农机优势,为长治谷子研究所进行不同播种模式、不同品种的玉米试验示范,为今后粮食增产、收益增加探索新的途径。
袁天付,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正在用他的朴实、勤奋和执着,诠释着当代农民的价值,实现着当代农民的一个又一个梦想。经过几年奋斗,他的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小打小闹,逐步壮大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还开展订单式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高质量的机械作业服务。
有梦想就会有未来。袁天付在黄土地上不断超越自己,实现着更多更美的梦。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