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别桥王海斌:农业机械化的先行者
2014-12-16
常州日报14040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暨第五届精耕杯颁奖盛典海南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举行,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作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受邀参与,并作了《农业机械化对于粮食及农业生产带来的变革》发言。从转业军人到农民代表,王海斌演绎了一段农民的传奇,而这段传奇的背后,则是王海斌对“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深刻理解。
图为海斌合作社购买的飞行智能植保机。
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受邀参与会议,并作了《农业机械化对于粮食及农业生产带来的变革》发言。从转业军人到农民代表,王海斌演绎了一段农民的传奇,而这段传奇的背后,则是王海斌对“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深刻理解。
转业军人到农民的转变
王海斌原是一名军人,退伍之后在上海从事了4年的工程承包。1992年,王海斌回到溧阳,承包了四十多亩地,一家五口人,三个正劳力,劳作全靠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脱粒机。“平时还好,‘二忙’期间,怎么也忙不过来,如遇天气不好,到手的粮食只能眼睁睁地烂在田里。”回忆起当年的种田经历,王海斌不无感慨地说,“这种事三年遇二次,辛苦了一整年,一家人挣不到几千元钱,生活得不到改善。”
2004年,王海斌所在的溧阳市别桥镇政府推广使用插秧机,当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两台在自己承包的田里进行试插。秋收时,王海斌意外获得了比同村同类田块高150多斤的产量。其他村民看到这样的成果,次年都纷纷上门要求王海斌帮助他们机械插秧。在要求服务的农户越来越多的同时,一些农机户也因看到王海斌从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中获得利润而想要与其合作。
初尝甜头成立农机合作社
初次使用插秧机带来的率、高产值和高收益,让王海斌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广阔前景,加之越来越多的农户要求王海斌的服务队托管自己的承包田,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机户要求加入服务队,王海斌开始思考:如何使服务队规模以及服务范围日益庞大的同时,服务质量也能始终如一;如何使自己和农机户的收益的同时,农户的获益也。
2006年,适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王海斌便萌生了组建合作社的念头,他联合当地27个农机户,以农机入社的方式,注册成立了“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作业服务协议,既充分发挥了农机作业的优势,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年复一年,海滨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
“过去一个人最多只能种15亩地,不仅非常辛苦,钱还挣不到。”王海斌告诉记者,现在粮食生产从种到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每个劳力种200多亩地不成问题,人均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可以说,新型、、节本的复合式农业机械逐步投入农业生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也为农机合作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据王海斌介绍,目前海斌合作社入社成员共有114人,拥有各种农机269台套。今年,该合作社共与4668户农户签订了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服务面积达1.15万亩,涉及两个镇10个行政村。年收入达8500万元,其中农机作业服务收入392万元,获利398万元。
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问及农业机械化为粮食生产带来了哪些具体变化,王海斌向记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现在农村晒场少了,水泥路上晾晒稻谷的情况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汽车比较多,一天下来,稻谷就变成了米,甚至变成了米粉,粮食损失很大。现在用烘干机收稻,只需10几个小时稻谷就能全干,含水量均匀,在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能节省40%左右的费用。”
在会议上,王海斌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记得小时候毛主席语录有一句话叫‘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如果说当时还不理解其含义,那么亲身经历了近20年来劳动工具的变迁,我现在可以说是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伟大。”记者从溧阳市别桥镇水利农技站了解到,镇上像海斌这样的农机合作社现有18个,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9台、插秧机342台,联合收割机22台、烘干机34台,截至今年11月底,该镇农业机械化综合使用率已达98%以上。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