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家庭农场主的烦恼 4年70万没见1分回头钱
“现在这个山坡,除了桃树,看不到值钱的东西,但我却把整个家底都搭了进去。”张庆修说,为了这片“不毛之地”能生钱,他已投资了70多万元,包括土地流转花掉40多万,开垦、修整、翻地等花掉近10万,培育苗木、栽植管理花费10余万元。
从流转土地,修整、栽种桃树苗,这一干,就是4年。“这4年里,每年365天,我待在园子里就占了350天。”张庆修说。
“还忘了这路。”张庆修用脚跺了两下脚底下硬化的路面说,祖辈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2013年,他投资15万,硬化了一条长1.5公里、宽3米的路,直通山上。
张庆修说,这些钱,一部分是积蓄,一部分是银行贷款。“4年时间,一直在投资,却没见到一分回头钱。到现在,4年前的2万多元的人工费还欠着。”张庆修说,尽管没见到收益,但他还是坚定地看到了蕴含在农场中的希望。
今年春天,他栽种的5000棵桃树开花了,他眼中的希望即将实现。“今年是年结果丰产期,这一片要是丰收的话,能出15万斤桃子,估计每斤能卖2到3元,那就是三四十万元的收入。”张庆修说,他觉得离预想的愿景越来越近了。
他的心声钱不够用技术跟不上家庭农场困难其实很多
“很多人知道家庭农场是提倡的项目,能看到其中的希望。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张庆修说,看到山坡上开的桃花,他是喜忧参半。
目前,摆在张庆修眼前的是,要找水浇灌桃树。“种果树不是种庄稼,靠天吃饭是不现实的,得尽快打一眼井,把水架上。”张庆修说,果子膨大期时,一棵树每天晚上的需水量就得几十公斤。但山地水层深,打井困难,关键是打井的20多万元费用让他犯了难。
“一开始是自己的积蓄,后来跟亲戚朋友借钱,再后来是贷款。4年时间,园子一直不见效益,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张庆修说,他想尽办法四下淘钱,就怕资金链一断,农场经营僵化,停滞不前。
除了资金问题,技术和销售信息、销售渠道也让张庆修犯了愁,他知道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更希望能得到政策扶持。
“虽然果树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但还是希望更高技术层面的专家教授能给予我指导。”张庆修说,如果前期资金到位,技术跟上了,后期的销售问题也是要考虑的,但他所在地区偏僻,信息获取的条件差,有时候一样好的产品,在山里头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对于果品销售,张庆修尽管犯难,但还是信心十足。他认为,只要培育出的是高质量的果品,达到绿色环保无公害,不愁没销路。“毕竟水果这个东西,只要有人类存在,它的市场潜力就是非常巨大的。”张庆修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