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迪尔服务中国40年用户故事之六:孙小明 坚守农机战线二十年
2016-07-25
约翰迪尔11930
核心提示:一副黑框眼镜,一张稍显黝黑的脸庞,这是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主管农机的副总经理孙小明给人的印象。黑框眼镜衬托着他儒
一副黑框眼镜,一张稍显黝黑的脸庞,这是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主管农机的副总经理孙小明给人的印象。黑框眼镜衬托着他儒雅的气息,彰显着他知识分子的身份;而黝黑的脸庞则显示出着他饱经风吹日晒,长期坚守农机一线的职业经历。
知识分子与农机一线从业者,这两个看起来并不相称的身份,却在孙小明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从1992年大学毕业后,孙小明便在海丰农场从事农机管理工作,这一干便是24年。在这24年中,孙小明从年轻走向成熟,从懵懂攀向事业高峰。而在这24年的经历中,铭刻在孙小明脑海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约翰迪尔设备带给海丰农场的巨大变化。
守住寂寞 扎根农场
1988年,是决定孙小明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的个岔路口——高考填报志愿。然而,农村出身的他并不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甚至连学习内容也知之甚少,在大学生极度稀少、消息又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孙小明凭感觉填报了医学、农学等几个志愿,并同意调剂。就这样,孙小明进入了农业机械化专业。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有着崇高的理由,也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能够百分之百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接下来的路能否走好,还是要看自己是否足够脚踏实地。孙小明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仅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还产生了浓浓的农机情。
4年之后,处在第2个人生岔路口,大学毕业的孙小明被分配在了海丰农场,踏上了农机一线的道路。
相比于繁华的都市,农场地处偏僻,除了工作以外,很难找到能够消遣时间的文娱活动,孙小明遇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孤寂。“下班干啥呢?没啥可干,特别是农闲时节,更是闷得发慌。”孙小明回忆起刚到农场的情形。
在巨大的孤寂笼罩下,与孙小明同期入职的几个同学,都纷纷离开。“其实当时并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刚开始也浮躁过,但慢慢的,心就沉了下来,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孙小明坦言。
在这样的心态下,孙小明主动承担了所在单位的更多事务,并不断成长,从基层做起,成长为了一名管理者。
从此,孙小明便扎根在了农场,扎根在了这块土地上。
结识迪尔 焕发新颜
2006年,是孙小明印象深刻的一年。这一年,为了缩短农忙时间,海丰农场购入了20台120马力的6603拖拉机、2台275马力的8330T拖拉机以及十余套耕整地机具,孙小明所在的农机站分到了全套约翰迪尔农机具。
这些农机具带来的震撼,孙小明至今记忆犹新。
“以前农场的拖拉机一天耙地能到350亩地就很了不得了,而约翰迪尔拖拉机配套圆盘耙,一天就能干2000亩地。当时5台约翰迪尔机器一下子就淘汰了20多台以前的机器,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孙小明还隐隐透露着兴奋。
在约翰迪尔设备的支持下,海丰农场的农忙时间,从原来的2个多月,一下子缩短到了20余天。
除此之外,孙小明感受最明显的还有员工工作方式的转变。“原来,我们的农机手不仅白天要开车作业,晚上还要修车,很多员工都觉得吃不消,但自从用上约翰迪尔设备之后,机器就很少出毛病,员工也不用白天干完活,晚上再疲惫地来修车了。”
有了批设备令人满意的使用经历,海丰农场便开始分批次购进约翰迪尔设备,淘汰其他老旧设备。
十年下来,海丰农场的设备基本更新了一遍,机库中的机器由别的品牌换成了约翰迪尔,呈现出一片迪尔绿的新气象。截至到2016年,海丰农场共拥有约翰迪尔754拖拉机116台、1354拖拉机48台、C230收割机28台、C240收割机2台以及多台配套农具,占到海丰农场所有农机具的近80%。
孙小明对约翰迪尔为海丰农场带来的收益情况进行了粗略估算。以2013年为时间节点,在7年的作业时间里,拖拉机作业效率平均提升了200%,共节约燃油费用207.5万元;共降低人力成本1315万元;在维修保养方面,约翰迪尔维修保养费用约为0.23元/亩,共节约维修保养费用363.8万元。
从支出项来看,约翰迪尔设备,为海丰农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理念转变 注重保养
约翰迪尔带给海丰农场的,在孙小明眼中,除却丰厚的收益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农机管理理念的转变——由维修型转变为保养型。
“以前,农场的农机买回来经过磨合后再使用,出现问题时就组织机手维修。由于之前的农机设备可靠性普遍较差,维修需要占用很多时间。所以那时候的农机除了作业,就是被维修。”孙小明说道。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2006年购买了批约翰迪尔设备,我们就以保养为主,把工作做到事前。只要做好了保养,约翰迪尔设备就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毛病,所以,现在维修基本上就省了,除了作业外,主要工作就是保养。”
转变为保养型,随之带来的是对培训的重视。
在海丰农场,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新机型培训,这块儿由约翰迪尔来做。每当新进一批新机型,约翰迪尔便会派出专人分多次来到海丰农场对机手进行培训,不仅进行理论讲解,还会带上实物,进行零部件拆解培训。
二是海丰农场自身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农闲季节培训。每年冬天,海丰农场便会抽出1~2个月的时间对机手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养流程及注意事项、机型讲解等。“尽管我们也会将产品说明书发给机手,但机手的自学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这种现场培训来加深印象。”孙小明解释道。
久而久之,海丰农场形成了“先培训后操作”的农机使用习惯。
这种保养型农机管理方式,为海丰农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益处。一方面,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机器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程度的发挥,有效保障了农忙时节的抢收抢种;另一方面,机器的折旧率大大降低,多年使用后无论外观还是功能,都没有太过严重的退化,保证了可观的二手机竞拍收益。
“其实,这些益处除了是由于我们保养比较好以外,跟约翰迪尔设备本身性能稳定、保值率高也有很大关系。”孙小明总结道。
而除了由维修转向保养之外,机器无需冷热磨合,能够直接下地干活的特点也给孙小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像其他品牌的机器买回来后还需要磨合,约翰迪尔的设备在出厂前都已经进行过冷热磨合,机子提回来后,直接下地进行重负荷磨合即可。”
提升功效 促进全程
作为海丰农场农机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孙小明对于农场未来的机械化进程,有着明确的规划,那就是提高作业效率,推进全程机械化。
海丰农场拥有7万余亩耕地,机具发展一直以“以大为主、大小结合”为宗旨。大型机具用来耕作主要的种植地块,小型机具用来耕作机耕道和防风林带。
而目前,在孙小明看来,小型机具已经满足使用需求,但是主要种植地块的作业效率仍需提升,所以需要购置大马力宽幅的农机具。
“等到现有机具到了更新期限,我们仍然希望购买约翰迪尔新型大马力设备和农机具。”孙小明表达了近期规划。
在推进全程机械化方面,在孙小明看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与大多学术专家所指的全程机械化不同,孙小明心中的全程机械化要更加细致,涉及环节更多。“在耕、种、收3个方面,海丰农场所种植的稻麦油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在田间管理的部分,还需大量人工参与。”
而植保、施肥这些常规的田间管理项目,海丰农场也已实现机械化,孙小明所指的田间管理更为细致。“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稻生长期间,田地难免凹凸不平,在低洼处就会积水,而积水处理不及时将会淹死水稻,所以必须对低洼处进行处理,但目前却并没有这样的机器,我们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工作业,耗时耗力。”
“虽然我们也采用过土地平整设备,但作业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彻底解决水田不平整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有一款智能机器,能够识别田地低洼积水处,并将水排出。”孙小明认为,这不仅是海丰农场的诉求与未来发展方向,也可能会成为农机企业的潜在商机。
知识分子与农机一线从业者,这两个看起来并不相称的身份,却在孙小明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从1992年大学毕业后,孙小明便在海丰农场从事农机管理工作,这一干便是24年。在这24年中,孙小明从年轻走向成熟,从懵懂攀向事业高峰。而在这24年的经历中,铭刻在孙小明脑海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约翰迪尔设备带给海丰农场的巨大变化。
守住寂寞 扎根农场
1988年,是决定孙小明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的个岔路口——高考填报志愿。然而,农村出身的他并不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甚至连学习内容也知之甚少,在大学生极度稀少、消息又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孙小明凭感觉填报了医学、农学等几个志愿,并同意调剂。就这样,孙小明进入了农业机械化专业。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有着崇高的理由,也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能够百分之百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接下来的路能否走好,还是要看自己是否足够脚踏实地。孙小明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仅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还产生了浓浓的农机情。
4年之后,处在第2个人生岔路口,大学毕业的孙小明被分配在了海丰农场,踏上了农机一线的道路。
在巨大的孤寂笼罩下,与孙小明同期入职的几个同学,都纷纷离开。“其实当时并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刚开始也浮躁过,但慢慢的,心就沉了下来,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孙小明坦言。
在这样的心态下,孙小明主动承担了所在单位的更多事务,并不断成长,从基层做起,成长为了一名管理者。
从此,孙小明便扎根在了农场,扎根在了这块土地上。
结识迪尔 焕发新颜
2006年,是孙小明印象深刻的一年。这一年,为了缩短农忙时间,海丰农场购入了20台120马力的6603拖拉机、2台275马力的8330T拖拉机以及十余套耕整地机具,孙小明所在的农机站分到了全套约翰迪尔农机具。
这些农机具带来的震撼,孙小明至今记忆犹新。
“以前农场的拖拉机一天耙地能到350亩地就很了不得了,而约翰迪尔拖拉机配套圆盘耙,一天就能干2000亩地。当时5台约翰迪尔机器一下子就淘汰了20多台以前的机器,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孙小明还隐隐透露着兴奋。
在约翰迪尔设备的支持下,海丰农场的农忙时间,从原来的2个多月,一下子缩短到了20余天。
除此之外,孙小明感受最明显的还有员工工作方式的转变。“原来,我们的农机手不仅白天要开车作业,晚上还要修车,很多员工都觉得吃不消,但自从用上约翰迪尔设备之后,机器就很少出毛病,员工也不用白天干完活,晚上再疲惫地来修车了。”
有了批设备令人满意的使用经历,海丰农场便开始分批次购进约翰迪尔设备,淘汰其他老旧设备。
十年下来,海丰农场的设备基本更新了一遍,机库中的机器由别的品牌换成了约翰迪尔,呈现出一片迪尔绿的新气象。截至到2016年,海丰农场共拥有约翰迪尔754拖拉机116台、1354拖拉机48台、C230收割机28台、C240收割机2台以及多台配套农具,占到海丰农场所有农机具的近80%。
孙小明对约翰迪尔为海丰农场带来的收益情况进行了粗略估算。以2013年为时间节点,在7年的作业时间里,拖拉机作业效率平均提升了200%,共节约燃油费用207.5万元;共降低人力成本1315万元;在维修保养方面,约翰迪尔维修保养费用约为0.23元/亩,共节约维修保养费用363.8万元。
从支出项来看,约翰迪尔设备,为海丰农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约翰迪尔带给海丰农场的,在孙小明眼中,除却丰厚的收益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农机管理理念的转变——由维修型转变为保养型。
“以前,农场的农机买回来经过磨合后再使用,出现问题时就组织机手维修。由于之前的农机设备可靠性普遍较差,维修需要占用很多时间。所以那时候的农机除了作业,就是被维修。”孙小明说道。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2006年购买了批约翰迪尔设备,我们就以保养为主,把工作做到事前。只要做好了保养,约翰迪尔设备就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毛病,所以,现在维修基本上就省了,除了作业外,主要工作就是保养。”
转变为保养型,随之带来的是对培训的重视。
在海丰农场,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新机型培训,这块儿由约翰迪尔来做。每当新进一批新机型,约翰迪尔便会派出专人分多次来到海丰农场对机手进行培训,不仅进行理论讲解,还会带上实物,进行零部件拆解培训。
二是海丰农场自身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农闲季节培训。每年冬天,海丰农场便会抽出1~2个月的时间对机手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养流程及注意事项、机型讲解等。“尽管我们也会将产品说明书发给机手,但机手的自学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这种现场培训来加深印象。”孙小明解释道。
久而久之,海丰农场形成了“先培训后操作”的农机使用习惯。
这种保养型农机管理方式,为海丰农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益处。一方面,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机器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程度的发挥,有效保障了农忙时节的抢收抢种;另一方面,机器的折旧率大大降低,多年使用后无论外观还是功能,都没有太过严重的退化,保证了可观的二手机竞拍收益。
“其实,这些益处除了是由于我们保养比较好以外,跟约翰迪尔设备本身性能稳定、保值率高也有很大关系。”孙小明总结道。
而除了由维修转向保养之外,机器无需冷热磨合,能够直接下地干活的特点也给孙小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像其他品牌的机器买回来后还需要磨合,约翰迪尔的设备在出厂前都已经进行过冷热磨合,机子提回来后,直接下地进行重负荷磨合即可。”
提升功效 促进全程
作为海丰农场农机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孙小明对于农场未来的机械化进程,有着明确的规划,那就是提高作业效率,推进全程机械化。
海丰农场拥有7万余亩耕地,机具发展一直以“以大为主、大小结合”为宗旨。大型机具用来耕作主要的种植地块,小型机具用来耕作机耕道和防风林带。
而目前,在孙小明看来,小型机具已经满足使用需求,但是主要种植地块的作业效率仍需提升,所以需要购置大马力宽幅的农机具。
“等到现有机具到了更新期限,我们仍然希望购买约翰迪尔新型大马力设备和农机具。”孙小明表达了近期规划。
在推进全程机械化方面,在孙小明看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与大多学术专家所指的全程机械化不同,孙小明心中的全程机械化要更加细致,涉及环节更多。“在耕、种、收3个方面,海丰农场所种植的稻麦油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在田间管理的部分,还需大量人工参与。”
而植保、施肥这些常规的田间管理项目,海丰农场也已实现机械化,孙小明所指的田间管理更为细致。“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稻生长期间,田地难免凹凸不平,在低洼处就会积水,而积水处理不及时将会淹死水稻,所以必须对低洼处进行处理,但目前却并没有这样的机器,我们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工作业,耗时耗力。”
“虽然我们也采用过土地平整设备,但作业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彻底解决水田不平整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有一款智能机器,能够识别田地低洼积水处,并将水排出。”孙小明认为,这不仅是海丰农场的诉求与未来发展方向,也可能会成为农机企业的潜在商机。
标签:
约翰迪尔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