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跌至10%,价格屠夫大疆围猎植保机市场
消费级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这次想要彻底拿下植保市场。当然,它的策略是价格战。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了全球七成市场份额,市场地位无人可撼动。为了避免与大疆形成正面交锋,行业应用成为了不错的切入点,比如植保。不过,随着大疆的切入并主动发起价格战,这个市场也呈现出浑浊不清的局面。
2017年年末,大疆宣布新一轮植保机降价措施,表示大疆农业将摆脱盈利目标,聚焦提升行业效率和构建服务闭环上。在不少从业者看来,大疆降价旨在打压竞争对手极飞。在植保机市场,大疆、极飞双雄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价格战的阴影下,植保机市场上的众多玩家看到了明显利润下滑的迹象,只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而另一方面,植保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相比起传统作业方式,无人机作业只占了约10%的市场份额。如此看来,市场中的大小玩家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植保机行业利润率走低
“不降价不行,大疆在降,不降就没有市场了。”深圳一家年销售额约3000万元的无人机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财经记者称。据悉,2015年这家公司利润率高达50%,可现在仅为10%左右,只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
“我们一款载重16公斤的无人机在2015年售价为7万元左右,可到去年年底仅为4万元左右。”上述负责人说。
从50%到10%、从7万到4万,这两组数据的背后是大疆价格战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在消费机领域,大疆或许是一家令同行“闻风丧胆”的公司。质量过硬并且有着价格优势,新来者几乎没有出头机会。而在进军植保市场后,大疆延续了“价格屠夫”的一贯作风,植保机更新频率维持在每年一次,每次新品发售都伴随着价格下探。
大疆曾放风MG-1售价10万元左右,但2015年11月发布产品时,标准载荷10kg的MG-1裸机定价仅为52999元;2016年11月,MG-1面市一周年之际,大疆发布MG-1S,定价由52999元下调到42150元;2017年12月,大疆推出新品MG-1SAdvanced,后者售价仅为29999元,比之MG-1S又下降了1万多元。
不仅如此,大疆植保机在终端市场的流通价也要低于定价。一位湖北籍植保机飞手对财经记者表示,大疆植保机一般有“黑市价”,飞手从代理商手中拿机的价格一般是定价的八五折。
最初,大疆的植保机代理商大部分是大疆的消费机代理商,但消费机和植保机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机用户主要将无人机用于航拍摄影,大量影视公司买单;而植保机面向农业市场,和航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也很难想象一位农民走进3C店购买打农药的工具。
因此,代理商选择降价来应对市场的生疏。上述植保机飞手对财经表示,大疆代理商对植保机远没有消费机热心,同为电子产品,行业一度把小米和大疆做对比——小米代理商加价卖手机,大疆代理商降价卖农机。
另一方面,电池成本升高也成为无人机厂商面临的一大问题。多家无人机厂商告诉财经,2018年以来,伴随着原材料成本上涨,无人机电池价格上涨了约20%到30%。
植保机耗电量远超普通消费机,电池和裸机通常会分开销售。为了保证连续作业,一款植保机一般需要8~10块电池。深圳一家无人机厂商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载荷10公斤的无人机,成套电池价格已经赶上了裸机,涨价压力被转移到了终端买家身上。
而大疆是为数不多自主生产电池的公司,完善的产业链可以帮助大疆抵挡上涨的电池成本,中小厂商的选择则没那么多。
市场曾有好消息传来,行业呼唤许久的植保机补贴于2017年落地。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2017年选择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和重庆6个省(市),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不过,这项补贴只针对裸机而非电池。中小无人机厂商相比起大疆等行业巨头仍难有比较优势。
对于这些无人机厂商而言,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跟风降价意味着对利润的妥协甚至亏损,保持原价则可能丢掉市场。